Wednesday, November 03, 2004

转载:

就象柯本说的一样"我对改变人们不抱任何希望。当我还是孩子时,我接收到了朋克音乐中政治反叛性的一面,就象是吸入一口新鲜空气一样,我觉得我们将能够改 造全人类,能作一些实实在在的事。但是在最近几年,我不仅意识到我们无法影响人们的主流部分,而且我也失去了什么拯救他们的兴趣:他们根本就不配这个. "

  这部电影改编自艾文.威尔士1993年同名畅销小说;成本仅二百五十万美金,拍摄时间49天。

  从一出炉,它就成为了舆论的焦点。不仅因为在这部低成本影片中对海洛因吸食极为细致的描写,更由于片中所充斥的堕落情绪——伦敦的影评人说这部影片使人想要“以身试毒”。当然影片的导演并不承认,他认为影片后部对毒瘾来临时的痛苦描写是很客观的。

  事实上,整部影片的态度与其说是客观不如说是冷漠。影片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角度,完全在主人公的叙述中展开情节,隐藏影片的立场;而在本来已十分松散 的结构中随意终止叙述加入评论,分析甚至跨时空的追忆;这种纯主观的手法不仅使人耳目一新,也十分贴切影片的基调,从而以后的同类型影片屡屡采用,几乎成 为固定模式.

  开场白很有意思呢.:"...大电视.健身器.富特轿车.朝九晚五...选择...太多选择.你选择什么?我选择不选择.”广角镜头跟拍配之以城市街 景和Iggy Pop的音乐。影片的展开部分则完全是以瑞顿为首的一小撮颓废青年的生活实景 片中瑞顿过量吸食毒品后精神恍惚,昏倒在街头的段落以浪漫主义的高速摄影处 理,背景配以Loud Reed宁静的《One Perfect Day》,极写吸毒后的快感;随之而来的戒毒过程则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表现,以嘈杂的电子乐配合色彩极不和谐的画面构成感官刺激;与上一段落形成强烈对比。 这些描写怪诞而又真实,堪称经典.

  它又叫《迷幻列车》,忘记说了.这是摇滚入门电影啊,应该知道的.trainspotting是一种苏格兰的游戏。猜测下一班经过的火车的终点和班 次,是一种无聊人的游戏。在这里隐射Renton他们的生活。另一点。吸毒的人在手臂上注射留下的针孔就被称为trainspotting,导演多聪明 啊.呵呵~~

1 comment:

Anonymous said...

读过此般精彩的影评,会为是否要亲自观看此片而犹豫,不是不想,只是担心看后会因无法达到影评人的认识境界而失望。